网上买足彩的app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网上买足彩的app > 统计分析
铜陵市2022年前三季度农业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4 08:58 来源: 字号:
 

前三季度,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市上下克服疫情和旱情影响,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全市农业稳粮袋子菜篮子各项工作落实有效,粮、油、肉、蛋、鱼、菜、水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增速略有回落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8%,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0位。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9.5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4.3亿元,增长4.1%;牧业产值11.8亿元,增长4.0%;渔业产值17.2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亿元,增长8.1%

(一)早稻生产再创佳绩。2022年全市早稻面积26.6万亩,下降0.3%;产量10.1万吨,增长2.1%;单产380.6公斤/亩,增长2.4%,呈现产量、单产双增良好局面。

(二)经济作物态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市蔬菜面积15.3万亩,增长2.9%;产量27.2万吨,增长3.1%。水果产量2.7万吨,增长14.2%

(三)畜牧生产稳中有降。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出栏16.3万头,增长0.8%;活家禽出栏822.0万只,下降3.7%全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8万吨,下降2.5%。其中,猪肉产量1.5万吨,下降0.2%;禽肉产量1.3万吨,下降4.9%。禽蛋产量2.3万吨,增长22.6%

(四)水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渔业生产部门进一步加大水产养殖开发的管理力度,积极引导养殖户发展稻鱼养殖,增加水产品产量尤其是发展甲壳类(虾蟹鳖)等特种高效水产的养殖,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6.3万吨,增长3.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全市看

1、肉类产量同比下降。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饲料价格高涨、畜产品价格走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部分畜禽养殖户缩减养殖规模、大型养猪项目未形成产能,导致畜牧产业持续走低。据国调队反馈,前三季度全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8万吨,下降2.5%同比趋势由上半年增长3.2%转为下降,也是全省肉类产量唯一下降的地市低于全省9.6个百分点

2、权重较大行业优势不明显。前三季度我市渔业产值占全部农林牧渔权重达33.1%,权重占比全省排第一(绝大多数地市权重低于20%),增速达到全省均值,对总产值的贡献率不够。

3、蔬菜生产增速下滑。前三季度全市蔬菜产量27.2万吨,增长3.1%增速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9个百分点。

(二)分县区看

1.枞阳县。前三季度,枞阳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1亿元,增长4.7%增速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弱项指标有:蔬菜产量占全市45.1%,增速1.4%,比全市低1.7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增长3.1%,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

2.铜官区。前三季度,铜官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6亿元,增长3.3%增速低于全市1.5个百分点。弱项指标有:家禽出栏下降67.2%,禽蛋产量下降72.3%,与全市相比差距较大。

3.义安区。前三季度,义安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3亿元,增长5.3%增速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弱项指标有:生猪出栏下降6.9%,比全市低7.7个百分点;禽蛋产量增长13.9%,比全市低8.7个百分点。

4.郊区。前三季度,郊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亿元,增长4.1%增速低于全市0.7个百分点。弱项指标有:水果产量增长9.2%,比全市低5个百分点;家禽出栏下降13.5%,比全市低9.8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一)抓好“菜篮子”稳产保供。积极开展保供稳价工作,及时跟踪蔬菜市场运行情况,密切关注市场供求、价格变化,做好今冬明春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支持蔬菜基地建设,适宜地区适度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增加基地面积规模,发展设施蔬菜,建立保供和在地储备基地,加强地头蔬菜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增强生产供应能力。

(二)确保秋种保质保量。抓好秋冬季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一是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调度农机、人员,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秋种工作有力有序、保质保量完成。二是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全方位做好跟踪服务,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突出关键环节,全面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切实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三)持续抓好畜禽养殖。坚持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两手抓,狠抓生猪、家禽等畜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提高防疫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一要持续关注生猪产业发展。要结合生猪市场情况,对生猪养殖行业进行合理规划,积极探索现代养殖模式,引导生猪产业理性、健康发展。二是尽快提振家禽生产,提高肉禽和蛋禽生产能力。三是抓病害防治,提高农户养殖畜禽积极性和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网上买足彩的app 网站标识码:3407000045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

备案号:皖ICP备19012407号 地址:铜陵市行政中心北十楼 电话:0562-5880475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18号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