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足彩的app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网上买足彩的app > 统计分析
2022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4 14:45 来源:网上买足彩的app 字号: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

受疫情影响,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呈先抑后扬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月增长6.5%降至17月增长2.3%,随着疫情缓解,8月后企稳回升。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个、0.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1位。

2022年全省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分三大门类看,2022年,全市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6.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4.3%。其中35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

分县区看,2022年,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46.6%、增长5.5%;铜官区占比20.6%、增长6.9%;义安区占比13.9%、增长8.9%;郊区占比11.8%、下降2.5%;枞阳县占比7.1%、增长3%

2022年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情况

、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规模以上工业占全市经济近四成

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12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2%,拉动全市GDP增长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在各行业中占比最大,拉动作用明显。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GDP增速情况

(二)主导行业保持增长

  2022年,全市主导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9%。三个主导行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2.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

2022年全市增加值占比前十行业情况

行 业

占比(%

增长(±%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5

2.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4.0

-0.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8.6

0.2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7.3

25.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5.8

-6.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4

-6.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8

20.9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3.5

22.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8

62.7

非金属矿采选业

2.7

7.6

(三)新兴产业稳步发展

  2022全市战略性新兴企业共有248,比上年增长33产值增长6.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2.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51.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个百分点。

  分县区看,2022年,枞阳县、义安区、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总产值分别增长19.1%9.3%7.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铜官区、郊区分别下降0.7%3%

  行业看2022年,除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外,其余产业总产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8.3%14.9%12.1%10.5%,形成产业链发展新动能。

2022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县区发展情况

分县区

企业个数

占比(%

增长(±%

全 市

248

100.0

6.5

铜官区

46

12.3

-0.7

义安区

43

7.5

9.3

郊 区

21

1.7

-3.0

经开区

111

75.0

7.2

枞阳县

27

3.5

19.1

2022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分行业发展情况

分行业

企业个数

占比(%

增长(±%

总 计

248

100.0

6.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38

8.1

10.5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29

3.1

14.9

新材料产业

98

69.6

6.8

生物产业

15

1.9

18.3

新能源汽车产业

5

0.2

12.1

新能源产业

9

0.3

-20.0

节能环保产业

54

16.8

1.6

(四)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

  2022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5%,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6个百分点。

  分县区看,2022年,枞阳县、义安区、开发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快,分别增长34.3%16.7%12.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铜官区增长10.3%,郊区下降22.8%

2022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县区发展情况

分县区

占比(%

增长(±%

全 市

100.0

11.5

枞阳县

0.6

34.3

铜官区

20.2

10.3

义安区

6.4

16.7

郊 区

2.1

-22.8

经开区

70.6

12.8

(五)产销率衔接较好

  2022年,全市122种产品中54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24种产品产量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全市主要产品产量中铜合金、石灰石、化学试剂、黄金、磷酸和电解铜产量分别增长31.3%31.1%30.7%18.4%129.8%1.2%从产销率来看,2022年,全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长4.6%,产销率为98.9%,高于全省平均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六)企业家信心、企业景气指数回升

  根据企业景气专项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22.0,较上半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由相对景气区间进入了比较景气区间。分县区看,2022年,枞阳县、铜官区处于比较景气区间,分别为128.2125.5;义安区、郊区处于相对景气区间,分别为115.6107.6

  2022年,全市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20.6,较上半年提高1个百分点,由相对景气区间进入了比较景气区间。分县区看,2022年,枞阳县、铜官区、郊区处于比较景气区间,分别为127.3121.7121.4;义安区处于相对景气区间为109.8

2022年全市及分县区景气指数情况

分县区

企业家信心指数

企业景气指数

铜陵市

122.0

120.6

铜官区

125.5

121.7

义安区

115.6

109.8

郊 区

107.6

121.4

枞阳县

128.2

127.3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增速低于全省

  202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低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仅高于蚌埠、安庆、淮南、淮北、黄山五市其中,增加值占比前10行业中有4个增速低于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低4.2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低27.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低1.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低0.9个百分点。

(二)县区发展不均衡

  2022年,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极差达1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极差分别为57.122.1个百分点。其中,郊区、枞阳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全市7.41.9个百分点;铜官区、郊区战新产业产值增速分别低于全市7.29.5个百分点郊区、铜官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全市34.31.2个百分点

(三)新增企业质量不高、生产下降企业较多

  2022年,全市新入规企业80户,其中新建入库企业47户,累计户均产值0.72亿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1亿元12月,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131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7%2022年,全市工业生产下降企业292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4%工业总产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企业334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4%全年达不到规模标准企业135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4%连续两年以上达不到规模标准企业75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

(四)部分重点企业生产下降

  2022受疫情、政策和市场影响,部分重点企业生产下降。其中,富鑫钢铁有限公司产值下降30.4%,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9个百分点;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产值下降11.7%,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4个百分点;铜陵金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值下降22%,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3个百分点;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值下降40.7%,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2个百分点。

  三、有关建议

(一)扎实做好工业财务年报及月报工作。为更好地摸清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家底,请行业主管部门及县区高度重视2022年财务年报及2023年财务月报中增加值四项构成指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尤其是营业收入特别高、但增加值特别低的企业。近期,我局已梳理出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级统计、经信部门要逐户上门服务,针对2022财务年报中增加值构成项指标逐项指导到位,做到应统尽统【双表合并即成本费用调查表和非成本费用调查表统一合并为成本费用调查表,上报时间截至310日】。同时,要关注总部经济企业,各项政策要支持到位,确保总部经济企业各项增加值构成项指标数据足额落在我市。此外,还要密切关注工业个体户数量

(二)抓好工业项目服务工作。一是从项目招引上把握结构优、能耗低、附加值高的重大项目落地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我们要做大经济总量、推进高质量发展,就要在项目招引上精细精准,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等附加值高的项目招引落地。二是要加快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竣工投产进度,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量。同时,主管部门要合理安排好工业企业生产、检修进度,特别是对全市影响较大的企业,保障存量企业增产增收。三是各部门要充分利用部门行政管理资料和行政记录,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摸底排查,加强对企业的培育监测工作,做好跟踪指导,确保达规企业及时入库。

(三)抓稳工业企业运行监测。主管部门要抓稳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监测,跟踪了解运行质态、市场环境、要素保障等,特别重点企业的运行动态监控。加强部门联动,及时捕捉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应统尽统,充分反映我市经济发展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网上买足彩的app 网站标识码:3407000045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

备案号:皖ICP备19012407号 地址:铜陵市行政中心北十楼 电话:0562-5880475

皖公网安备 34070202000318号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